第460期:廉洁家风兴 时代清风盛(下)
主持人: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廉洁四川》栏目。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近年来,四川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以征集评选“天府好家规”等系列活动为抓手,抓住党员干部和社会公众两个群体,通过古今融合深挖家风资源、由点及面丰富表现形式、广泛发动培塑良好风气,将清廉家风建设融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局。12月1日,四川省第二届“天府好家规”成果汇报活动在天府家风馆书香剧场成功举行。
【正文】经过近半年的挖掘、征集、评选,四川省第二届“天府好家规”征集评选活动圆满收官。除了评选出优秀家规,此次活动的过程本身就是新时代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生动实践。除了推动每个家庭重视、理解、传承家风,让好家规好家风影响更多干部群众,也是此次活动开展的重要目的。以此次评选活动为契机,全省各地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养分,掀起了一股提炼好家训、学习好家规、传承好家风的热潮。
泸州市叙永县水流岩下,一座传承200余年的家风馆——川南傅氏宗祠赫然耸立。“立德笃行,诗礼传家”的家规不仅在傅氏子弟中代代相传,更是让族人紧紧凝聚在一起,自愿捐款修复了宗祠。
【同期声】川南傅氏宗亲联谊会会长 傅强明:优良的家风对青少年的成长,对社会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退休以后我就想,把我们已经有的历史文物,把它恢复起来,用它来弘扬我们的好家风,所以我就产生了恢复重建我们家风馆的这种梦想。
历时十年,集资500万元,重建家风馆。傅氏族人不仅以德聚人心,更以善传天下。川南傅氏以规导行、承继家风,家族中人才辈出。开国上将傅钟,就是叙永傅氏家族培养出的杰出代表。1921年,傅钟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入党时间最早的开国上将。
【同期声】傅钟侄儿 傅崇玉:这栋楼到花亭子,是我伯父从小在这里生活学习的地方,上面堆满了很多书,我伯父从小就喜爱看书学习,在家风的影响下,我们的下一代五十多个人考上了大学。
拥有百年历史的川南傅氏,不仅为国家为社会输送着各领域的人才,同时在“立德笃行,诗礼传家”的家风教导下,团结友善,修身齐家。遂宁蓬溪张氏更是将一代廉吏张鹏翮的“养志松龄、廉洁立身,崇德博学、公正求真”的家规家风传承至今。
张鹏翮,四川遂宁人,清代名吏,康熙称赞“天下廉吏,无出其右”。纵观张鹏翮一生,刚正不阿、清正廉洁,他临终前的“至今不贪宝,凛然照尘寰”的绝笔诗,更加表明了他廉洁奉公的决心。张鹏翮的后人们就是这样身体力行,时刻谨遵家规。
主持人:
傅氏以仁聚人心,张氏以正传后代,他们传承祖训,弘扬家规;他们不为名利,不求闻达!心存家国,以己为范,仁善廉正,巍巍立德!立家规,为传家之源。行家训,为承业之本。接下来,讲述的家规就是孜孜立行的表率。
【正文】出身农家的蒲丽蓉,对粮食有着特殊的感情,她就读于当地粮校,长大后又从父亲手中接过守护粮仓的接力棒,成了一名粮食保管员。蒲丽蓉走过山山水水,一秤一秤,让6600万斤的粮食入仓。她曾获得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劳动模范、四川省三八红旗手、四川省劳动模范,也光荣当选了党的二十大代表。
【同期声】蒲丽蓉:参加党代会的时候,总书记说要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也是我的心愿。天下粮满仓,我不怎么会说,朝着这个目标做就对了。
蒲丽蓉用行动影响着身边人,带动着更多人。守粮二十余载,一日一粮、千日千粮、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这便是——行动的力量!
成都市退休教师费怀银从农村考到城市读书,毕业后在高中执教30年,退休后发挥余热23年,从社区党支部书记,到法院人民陪审员;从特邀人民调解员,到成立社区党员法律咨询站,20多年来,费怀银身体力行,为万千家庭送去了和睦“良方”。费怀银家庭和睦向上的秘诀,就藏在“人睦千秋好,家和万事兴”的家规中。
【同期声】费怀银:我一直认为,千千万万家庭和睦是形成文明和谐社会风气的基础。所以我不仅要求我们的家庭和睦,我还更希望更多的家庭像我们家庭一样和睦,家和万事兴。
绵阳陈氏家族通过几代村官的努力,让齐心村蝴蝶谷的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平地而起。曾以蝴蝶闻名的蝴蝶谷,实现年产值约3600万元。“不忘本、不忘根、不忘恩”,陈氏家族用行动诠释着家训,也为乡村振兴出一份力。
【同期声】陈氏家族第二十一代孙 桑枣镇齐心村原党支部书记 陈志新:我作为齐心村的村支部书记,必须让村民日子越过越好,陈远航他们事业有成,是我们陈氏家族的骄傲,我就希望,他们也能帮助家乡的发展。
【同期声】陈氏家族第二十二代孙 陈远航:家训中那句“不忘本 不忘恩 不忘根”,我一直记得到,但光会读不得行,关键是怎么去做,我的理解就是,躬身行义。
主持人:
巴中蒲丽蓉家庭、成都费怀银家庭、绵阳陈氏家族,在波澜不惊里,他们以“行”成文,镌刻人生厚望;以“行”作笔,书写家风永继。家规,是家族历经岁月的典藏。家风,是民族沉淀千年的宝藏。以家规立志,以志承家国。下面讲述的三个家庭就是昭昭立志的典范。
【正文】作为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开拓者,范长江创造了中国现代新闻史上“三个第一”,为我国新闻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字幕】在国内报纸上公开如实报道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人;突破新闻封锁,向白区报道“西安事变”真相的第一位记者;国内以记者身份进入延安采访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并如实报道陕北革命根据地情况的第一人。
范长江在范氏家规的基础上提炼出了“五戒”:“戒懒、戒馋、戒贪、戒占、戒变”。范长江的精神不仅仅影响着范家后代,更激励着广大新闻工作者。以他名字命名的“范长江新闻奖”,是全国中青年记者的最高荣誉,鼓舞着广大新闻工作者不断开拓新闻事业的未来。
【同期声】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 刘畅:我们在做新闻的路上,我觉得始终是有长江先生在前面领路的身影。
第十届范长江韬奋奖获得者 栾俊学: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
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 贾永:一辈子为时代 为人民放歌。
厚德崇艺,耕读传家,乐山市饶绍清家族五代不懈追求,专研的是民间艺术,传承的是匠人之志。
井研农民画是四川省非遗项目,其色彩鲜明,构图饱满,是一项独具民间特色的绘画艺术。80岁的农民画家饶绍清,是省级非遗项目井研农民画的创始人。
【同期声】农民画家、省级非遗项目井研农民画创始人饶绍清:“厚德崇艺,耕读传家”,这是我们祖父饶奉章立下来的家规,正是在他和我父亲(饶惠全)的影响之下,我想把农民画搞出名堂来。
在家规的教导下,饶家的后人们将井研农民画代代相传,并在更宽广的天地发荣滋长。
在雅安市天全县有一位被老百姓口口相传的“大先生”,他“以仁者之心践行医者使命”的家规悬壶救世。“先生”是尊称,冠之以“大”,只有人格、品德、器志皆为人表率者,方谓之“大先生”。人们口中的“大先生”就是天全县中医医院79岁高龄的陈怀炯。
1975年,作为陈氏骨科第三代掌门人,陈怀炯力排众议,将秘传百年的药方和家族诊所无偿捐献给国家。“以仁者之心践行医者使命”是陈怀炯订立的陈氏家训,也将济世仁心传承到整家医院。1975年,医院挂号费仅收五毛,坚持了28年。2005年,挂号费调整到1元,至今不变。
【同期声】陈怀炯儿子、天全县中医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陈若雷:他影响了我们,也乃至影响了整个医院的经营理念,不要过于去重视我们个人的名利,而更多的是把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花在为人民服务上去。
一段段真实记录的影像和获奖代表的现场讲述,将一个个鲜活的好家风样本呈现在观众面前。在四川省第二届“天府好家规”成果汇报活动上,“好风传家”短视频征集评选获奖作品也正式揭晓。
【《三苏家风》片段】
水有源、木有根,三杰一门,与其代代相传的良好家风密不可分。苏氏文章擅天下,兄弟二人的文学成就离不开父亲苏洵的读书治学。大器晚成的苏洵要求两兄弟每天背诵和抄阅古籍经典,晚年的苏轼还曾梦见小时候因没有按时背诵《春秋》而被父亲惩戒,吓得自己从梦中惊醒,由此可见苏洵治学之严。正是在严格的家教之下,兄弟二人勤学上进,同榜考中进士。
“好风传家”短视频征集活动自7月上旬启动以来,经过2个多月时间,共征集到来自全省各地、各行业系统投稿作品424件,经两轮专家评审,最终20件作品获得奖项,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11名。
【采访】四川省纪委监委宣传部副部长 燕飞:此次四川“好风传家”短视频征集评选活动采用短视频传播方式,以灵活出彩、深入浅出的镜头语言讲述好家风、好家规、好家教背后的崇廉尚洁故事,让绵延赓续的家国情怀焕发出新时代魅力。
主持人:
清风润万家,廉韵启新程。一次好家规征集评选活动,也是一堂生动的家规家风教育课。以此次评选活动为契机,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养分,随着活动的开展,全省各地持续掀起崇尚好家风、践行好家规、培塑好风气的热潮,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净化社风民风的新风正气正日益充盈。
好的,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感谢您的观看,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主办:中共富顺县纪委 富顺监察委员会 地址: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富世镇
电话:0813-7204706 举报电话:0813-7204729
蜀ICP备19014787号-1 邮编:643000 技术支持:四川百信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手机站